中國信用評級機構大公國際最近以“美國政治生態缺陷”和減稅將直接削減聯邦政府的債務償還能力為由,將美國信用評級從“A-”下調至“BBB +”,並警告美國破產將引發下一次經濟危機。此舉等於在本來就已經疲弱不堪的美元的傷口上又撒上了一把鹽,令美元指數一度跌至3年新低。
美在華信用降級
中國政府手握1.2萬億美元的美國債券,所以可以理解評級機構大公國際擔心美國債務償還能力削減而將其信用降級。
而在大公國際的評級體係下,美國現在的等級竟然和秘魯,哥倫比亞以及土庫曼斯坦一樣,並且還處於“負面展望”行列,這讓這次的降級消息顯得更加明顯。
大公國際在周二(1月16日)的一個聲明中發出警告:美國越來越依靠債務來推動經濟的發展,這樣會削弱其償付能力。其援引路透社的話說,特朗普總統的稅收法案預計會在未來10年給美國增加1.4萬億美元的國債,使得美國國債的規模達到20萬億美元。
大公國際指出:“美國政治形態的缺陷又讓聯邦政府實行對經濟實行有效的管理有困難,所以整個美國的經濟發展就脫離了正軌。雪上加霜的是,大規模的減稅直接導致聯邦政府的收入減少,進一步削減其償還債務的資金基礎。”
同時,大公國際表示美國政府的收入對債務比例逐年惡化,2018年是 14.9%,2019年是14.2%,預計2022年將跌到12.1%,這樣就會迫使美國政府債務上限頻繁提高。
大公:聯邦政府的虛擬債務償付能力很可能成為下一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美元和美國國債受影響
上周美國媒體一度煞有其事地報道稱,中國官員在審查本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時曾建議放緩甚至停滯購買美國國債。這一警告令投資者受到不小的驚嚇,他們擔心中國對美國債券持有量的大幅度變動會引發全球市場對美國債券和股票的大拋售。正是這篇報道使得美國國債收益率達到10個月最高點,美元走低。不過事後中國外匯管理機構已經將宣布該報道為假新聞。
但是,中資背景地大公國際卻很快便指出:摧毀投資者對美國國債價值的信心並不需要太費力。市場扭轉對美國國債和美元價值的認識將成為摧毀聯邦政府脆弱債務鏈的強大力量。”
各機構對美國評價
另外,特朗普政府準備在未來幾周與中國開展貿易戰,所以大公此舉也有其用意所在。
盡管信用評級機構惠譽和穆迪都給予了美國最高的AAA評級(隻有標準普爾一個在2011年將美國信用等級降到AA +),但是這些美國信用評級機構卻有著和大公一樣的擔憂。
標普全球表示:上個月提出的美國減稅政策將會增加聯邦赤字;如果美國政府未能解決長期的財務問題,更寬鬆的財政政策將會給美國的信用評級帶來負面影響。
惠譽表示,11月份的減稅措施的確會對經濟產生短暫的推動作用,但是也會大大增加聯邦債務負擔。它警告說,美國實行最寬鬆的財政政策,也是負債率最高的AAA級國家。
穆迪在9月份曾表示:對提升債務上限的不同意見可能會導致錯失債務償還,可能會讓美國失去一流的信用評級。
中國被穆迪和惠譽評為A1,被標普全球評為A +。這三家機構認為中國存在的風險主要與公司債務有關,這些債務相當於其經濟規模的1.6倍,主要要歸因於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