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來一度進入了反彈節奏的美元指數在周四(1月11日)再度被打入冷宮,此前失而複得的92關口也再度得而複失,並且還變本加厲跌穿了此前維持著的91.75-80一線的強支撐區間,最低探至91.70,這不僅創下了自2017年9月以來的新低,也宣告本周的前期反彈確實隻是下跌趨勢中的“死貓跳”而已。投資者期盼中的“特朗普行情”第二春,至少眼下還沒有重返的跡象。
令美元再度被砸盤的主因是歐洲央行隔夜意外“鷹歌嘹亮”,驚動四座。周四當天歐洲央行公布的12月會議紀要表態稱,將有必要在2018年上半年“微調”與外界的溝通措辭。這一略帶春秋筆法的表態直接被市場解讀為歐銀即將全面退出超常寬鬆措施的信號,因此,歐元兌美元匯率旋即飆升逾百點,重新站穩1.20關口,而歐元占權重最大的美元指數則應聲重挫。
歐洲央行鷹派姿態超過美聯儲,歐元還能繼續漲多高?
歐洲央行在周四發布的會議紀要中表示,該央行需要在2018年伊始之際就對與社會公眾的溝通狀況進行重新考量,並需要逐步調整政策措辭,因為隻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歐元區經濟整體好轉的基本面變化狀況,並避免投資者發生誤讀。
歐銀會議紀要中的這番措辭與上月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在會議新聞發布會上的措辭大相徑庭,令投資者也始料未及。在12月的會議上,德拉基曾表示,隻要歐元區的客觀經濟環境需要,歐洲央行就會繼續向實體經濟挹注流動性……但在會議紀要中,不僅歐洲央行明確無誤地表達了歐元區整體經濟已經好轉的事實,並且其所透露改善溝通以及調整政策措整必要性,也讓大家堅信歐洲央行此後將會有“大動作”,而這一動作無疑便是量化寬鬆(QE)行動的進一步縮減直至終結。
於是,美歐貨幣政策對比落差前景進一步出現了與當年背道而馳的局面。在2014年下半年,歐元兌美元在歐洲央行啟動QE,而美聯儲卻結束QE的狀況下自1.39高位暴跌25%。而今,雖然美聯儲仍在加息周期中,但歐洲央行撤出寬鬆的步伐卻顯然可能更快,這便是推動歐元對美元匯率向反向移動的主要動力。
反過來,美聯儲官員本周以來的密集講話措辭則總體偏向保守,尤其,在此後美聯儲新主席鮑威爾將於2月走馬上任的當口,政策前景尚有諸多不明確性,3月份會否會如期繼續加息也依然存疑,這使得美元此前的反彈難以持久。周四稍後,美聯儲三號人物,即將在年內也宣告退休的紐約聯儲資深主席杜德利在講話中雖然承認了美國經濟當前的積極面,但卻用更多的篇幅對特朗普稅改的長期不確定性表示擔憂,於是,美元指數承壓的格局進一步被確認。
事實上,歐元對美元回升的這一趨勢在2017年就已逐步確立,除了美歐貨幣政策落差的縮小之外,還在於大西洋兩岸政治走向的分歧。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年來的是非不斷,嚴重影響了投資者對於美元資產的長期信心,而反觀歐洲則在民粹主義“地雷戰”中一而再再而三涉險過關。眼下,曠日持久的德國大選後組閣進程終於有望盼來一個大團圓結局,德國新政府在就位之後也將重拾面對歐洲央行貨幣政策強力施壓促緊縮的立場,這將讓德拉基即使有意繼續把QE拖下去,也有心無力。
美歐或將展開“通脹競賽”,CPI成為匯率最大勝負手
不過,自2017年以來,歐元兌美元的好幾波漲幅,都受製於1.21這一重要關口,匯價也每每在千辛萬苦升破1.20後便無功而返。這並非偶然,因為從長期走勢便可以看出,1.21一線恰恰便是2014年6至2017年1月歐元兌美元自1.39重挫至1.03這波跌勢的50%斐波那契回撤位“半山腰”水平,在此區間自然積聚著巨大的阻力。再往前看,這還是2010年和2012年兩波歐債危機爆發時歐元匯價的底部水平。所以,匯價的進一步向上突破,需要更大的動能。
而眼下,號稱“恐怖數據”的美國零售銷售數據即將出爐,並左右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判斷,且12月份消費旺季期間的這一數據就更有市場說服力,但事實上,決定美元指數短線是續跌還是企穩的關鍵勝負手便是周五稍後發布的2017年12月CPI數據。在周四先行發布的PPI數據意外遜色之後,周五的CPI便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如果CPI所反映出的狀況與PPI別無二致,顯示美國物價走勢疲軟的狀況未有好轉反而惡化,那麼美聯儲的緊縮合理性就會進一步受到質疑,而1月30-31日的那次現任主席耶倫任內最後會議上,美聯儲內部也會就加息步伐問題發生更激烈的爭議。事實上,關於年內還是否有必要按預期加息3次的爭論,在本周以來美聯儲各位官員的講話中就已經露出端倪。
不過在大西洋另一端,同樣疲弱的CPI數據也是擋在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道路上的一隻攔路虎,若通脹繼續低迷,德拉基便有理由把QE延續更久。於是,決定美歐貨幣政策落差的關鍵便是雙方的背景通脹狀況。一定意義上,美國、歐元區乃至全球其他一些經濟體已經進入了“再通脹競賽”的模式。這很可能成為在2018年全年左右市場的新基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