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邊的小鎮雅恩多夫(Jahrndorf)在地圖上隻是個籍籍無名的小地方,若不是資深驢友,恐怕大家都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然而,當地的不尋常之處卻在於,這個小鎮正好坐落於歐洲三國交界之處,東面是斯洛伐克,南面是匈牙利,其自身和西面則是奧地利領土。三國居民雞犬之聲相聞,卻說著完全無法互通的語言,然而卻又有著“歐盟公民”的共同身份。
上述狀況便是歐盟內部在語言、文化和風俗方面的巨大落差。在面積僅有中國和美國兩大國不到一半的歐盟土地上,竟有著多達28個主權國家,這還不包括一些夾雜在其間的非歐盟成員國。問題在於,每一個國家內部也不見得都是鐵板一塊,這有此前加泰羅尼亞鬧獨立的紛亂場面為證。
所以,歐盟建立的初衷便是把歐洲範圍內各個語言、文化、習俗和認同差異巨大的群體統合在一面旗幟之下融成一個整體。這個宏大的社會實驗已經實施了超過半個世紀,但其前景如何,卻依舊叵測。
此前,法國新總統馬克龍已經振臂高呼:歐盟需要進一步的團結!而他所開出的方案則是創立一個直接由歐洲議會進行審批的歐元區中央預算機製,並設置一名全職的“歐盟財長”。似乎,在他看來,前些年歐元區多國爆發的險些令這一共同貨幣體係分崩離析的債務危機,禍根正是統一的貨幣區和分散的獨立主權財政之間的矛盾,隻有兩者統一起來,歐元才能真正獲得新生。
但這一早已浮現出來的設想,卻已經在英國公投脫歐,和加泰羅尼亞公投脫離西班牙的鬧劇中遭到了充分的嘲弄:歐洲一體化進程不旦沒有讓歐洲人形成全面的統一認同,反而讓歐洲政治版圖更加碎片化,其內部離心力水平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盡管歐盟在談判中正極力嚐試向英國施加苛刻的“離婚”條件,以阻止其他成員國效仿,但效果可能隻是適得其反。
問題便在於,歐盟強推的一體化概念攪亂了其內部的政治認同,令當年肇始於歐洲後被推廣到全世界的“主權國家”理念反而受到了衝擊,淪為了雞肋般的中間層架構。於是大家看到的便是,許多在歐盟內部鬧分裂次級地方政府,如蘇格蘭、加泰羅尼亞和巴斯克,乃至法國的科西嘉和意大利的“北方聯盟”,都希望能夠爭取到繞開各自國家中央政府獨立自主與歐盟直接對話的資格。
而另一方面,加入歐盟的主權國家卻又對讓渡了過多權利給布魯塞爾方面感到不滿,典型的狀況便是英國公投離開歐盟,和波蘭等東歐國家無限期地擱置了加入歐元區的進程。於是,大家所能看到的最滑稽的一幅代表性場面便是,一方面英國整體舉行公投要脫離歐盟,另一方面,蘇格蘭卻要再度舉行公投來脫離英國,從而讓自己能得已重新加入歐盟。
那情況何以淪落至此番田地?
或許,歐盟“首都”布魯塞爾就是這出諷刺故事的核心。其所在的說荷蘭語的弗蘭德斯地區想從比利時獨立出去,而大多數居民說法語的布魯塞爾市卻又想再從弗蘭德斯地區脫離出來……於是,一切都變得無比複雜和混亂。比利時這個這當年就是為了平衡大國利益而被人為製造出來的緩衝國,如今即使貴為歐洲首善之區,仍不時會遭遇政府組閣困難,國家機器空轉幾百天這樣的尷尬。
真正的問題就在於,歐盟雖然推倒了物理上的邊界,讓其內部的資本、物流和近5億的人可以在歐洲大地上來去自由,但是大家心中的那堵牆卻沒有被推倒。不同於在美國,從紐約到洛杉磯,大家不會遭遇明顯的文化和語言風俗隔閡,歐洲錯綜複雜的高度多樣化曆史文化背景,本來就是“一體化”的最大障礙,這便意味著一個希臘失業青年不可能遷居到勞動力短缺的芬蘭去謀得一份生計,即使大家用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歐元鈔票。而同樣的情況下,美國“鐵鏽帶”的失業工人南遷至“陽光地帶”謀生,則根本不會有同樣的障礙和顧慮。
這便是歐盟內生的固有結構性矛盾所在:其所鼓吹的“統一認同”和“多元共存”兩大核心價值,恰如魚與熊掌一般難以兩全。所以,即使馬克龍這樣的政治人物振臂高呼,要把高度多樣化的歐洲捏合成一塊,也並非如此簡單。而強行在財政上搞大一統,隻會反過來加劇歐盟內部的矛盾並促進其分崩離析。這一點,此前因為稅收和債務矛盾的難以化解,最終上升到國家幾近分裂困境的西班牙,應該是可以作為前車之鑒的。
- Oct 12 Thu 2017 17:51
統一市場難掩文化認同差異,歐盟一體化欲速則不達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