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訊——差不多在10年之前的2007年9月12日,首次就職日本首相剛剛滿一年的安倍晉三就因為“閃辭”首相職務而驚動了全球媒體,當時的第一次安倍內閣確實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剛剛在7月份的參議院選舉中一敗塗地,同時還有內閣大臣因為涉嫌貪腐而自殺。但安倍所找到的辭職理由卻是他個人的“身體原因”。
當時,安倍表示,頻繁的腹瀉症狀阻止其有效履行公務。而他之所以頻繁腹瀉,則是因為患有頑固難治的潰瘍性結腸炎。雖然,安倍早在年輕時就已經染上此病,但是擔任首相期間的巨大心理壓力讓他的身體更加不堪重負。
然而,時隔五年,安倍的病卻突然好了,於是,在他首次辭職開啟了日本首相“一年一換”的先河之後,他的再次當選就任終於完成了“解鈴還須係鈴人”的任務,迄今已經成為了二戰後日本在任世間最長的首相之一,並且還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的輔佐之下退出了旨在全面複蘇日本經濟的“安倍經濟學”。
所謂“安倍經濟學”的核心,就是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雙管齊下寬鬆的方式來將日本經濟從半死不活的“僵屍模式”中解救出來。由此開啟的大規模債務貨幣化實驗讓日本央行所持有的日本國債數量占日本GDP總量的比重達到了近100%,作為對比,美聯儲的4.5萬億美元巨額資產負債表的GDP占比,也隻不過是30%……
就算如此,日本央行還是要繼續無限量購債來實現寬鬆目標……隻不過,在黑田行長繼續在債券市場上“買買買”的同時,安倍首相也需要多買些“易蒙停(一種止瀉藥)”備著,因為近來在又一輪內外交困之下,他的老腸炎又犯個不停了。
此前,德意誌銀行的報告指出,在近來新的一係列政治醜聞曝光的影響下,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已經持續下滑,現在已經跌至了40% 以下的“危險”區間。所以,如果支持率得不到扭轉,那麼安倍在2018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改選中將無懸念出局,但更大問題是,無論出於政治形象的健康度還是身體的健康狀況,他都有可能甚至無法熬上這一年,10年前安倍面如菜色含淚辭職,並且在搬出首相官邸後立刻住進醫院的那一幕,還非常有可能重演。
而更令人擔心的是,隻要日本首相職位在2018年年底下一輪大選來臨之前發生計劃外更迭,那麼執政黨在大選中的表現就將令人堪憂。而根據當前的日本政治氣候,如果自民黨無法在大選中保住多數議席,其他反對黨也因為力量和選票的分散而難挑大梁,那麼大選後可能會產生沒有絕對多數的“懸浮議會”,這顯然是投資者最不願意看到的狀況。
而德意誌銀行指出,一旦發生上述狀況,那麼日本國債收益率就會因為政局動蕩危機而顯著上升,這對於負債率高達GDP的近300%的日本政府並不是什麼好事,可能令災難程度遠超過“歐債危機”的“日債危機”最終瀕臨爆發。
這有曆史教訓為證:1993年,正當日本陷於“泡沫經濟”破滅後的關鍵時期時,前首相宮澤喜一領導的、已連續執政38年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意外落敗,群龍無首的眾多反對黨在倉促之間拚湊起了脆弱的八黨聯合政府,在預算問題上陷入惡吵,而經濟治理任務則幾乎被擱置,這也被認為是日本經濟蕭條就此長期化的重大誘因之一。
而相比起安倍的仕途前景,投資界顯然更關注日本政局潛在危機對日債收益率前景的影響。此前,日有本央行曾經使用強力購債手段硬性打壓了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上行的趨勢,而日銀的如意算盤則是在長債收益率開始回落之後再縮減購債規模。不過,目前日本央行卻坐視10年以上的超長期債務收益率上升而無動於衷,而央行也已表示可以容忍10年期以上長債收益率曲線的陡峭化,這或許是在為可能出現的安倍辭職等政治“黑天鵝”事件預留餘地。
而在匯市方面,情況則變得很微妙。誠然,近日以來,在日本政治危機開始發酵的影響下,作為避險貨幣的日元受到從風險資產市場外逃資金買盤的頂托而不跌反漲,但長期來看,日本央行日後若因為試圖壓低長期日債收益率而再度擴大購債規模,則日元匯率將會掉頭下跌。
因而,德銀依舊推薦投資者長線做空日元,一方面因為政治不確定性前景帶來的衝擊,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美聯儲和英、歐央行紛紛走上了邁向緊縮的通道時,日本央行卻反其道而行繼續強力寬鬆,這連同全球其他市場風險情緒好轉的前景,都將持續利空日元。
- Jul 17 Mon 2017 10:38
安倍晉三又“拉稀”仕途如履薄冰,日元料將先漲後跌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