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月17日訊——去年8月,人民幣對美元大幅下跌1.9%震動全球市場,引發人們對全球爆發“貨幣戰爭”的擔憂。不過,在此之後,中國通過緩和人民幣大幅波動安撫市場的神經。而各國決策層也已經逐步了解到:當今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真正贏得所謂的“貨幣戰爭”。
当今世界谁能赢得货币战争?谁都不能!

當然了,通過廉價貨幣獲得相對於競爭對手的優勢的誘惑並沒有減退。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貨幣貶值可以通過讓出口商品更加廉價而促進出口。如果一個國家有大量的本幣對外借款,弱勢貨幣同樣會造成財富從海外儲蓄者的轉移,因為以美元計價的這些證券的價值下跌。貨幣貶值也會刺激通脹,因為進口商品的成本上升抬高了價格水平。

最近幾年,各國政府盡量避免直接幹預貨幣市場,而更喜歡使用貨幣政策來壓低貨幣的價值。這些政策——最顯著的是日本和歐洲——目的是為了增加貨幣的需求。但家庭和公司都不願借更多的錢投資或消費。相反,低利率甚至負利率被用來降低還本付息成本,並造成資本外逃,這反而對貨幣造成壓力。

弱勢貨幣不再保證出口增加。由於全球增速放緩,外部需求仍然疲弱。貿易增速自2014年以來快速放緩。

此外,當今全球供應鏈的複雜性——生產遍及多個國家——也削弱了弱勢貨幣的優勢。當日元強勢時,日本汽車製造商將工廠前往海外更便宜的地區。世界銀行最近的預估暗示,貨幣貶值在2004到2012年間對促進出口的作用還不到之前8年的一半。

在很多國家,出口也不像以前那麼重要了。相對來說,美國尤其自足,其進口和出口加起來占其GDP的20%左右。盡管歐洲對貿易的接觸更多,歐洲多數貿易發生在自由貿易區內,很多國家使用同一種貨幣。中國則主要是一個製造或裝配中心,使用國內的勞動力將進口部件轉變為中間的或成品。因此,人民幣貶值對國內經濟活動的影響也比以前小了。

主要部門,比如先進製造、信息技術、製藥和娛樂,由於有限的競爭和普遍的長期合同等,都不太可能受到貨幣波動的影響。服務業在中國和其它國家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美國每4個製造業就業崗位有一個與貿易有關,而服務業僅6%的就業崗位會受到相似的影響。

最後,重要的是需要記住:其他因素可能會抵消貶值所帶來的任何好處。貨幣波動及不穩定會阻止企業長期投資。貨幣疲軟也會降低本國市民的購買力。自2011年以來,歐元對美元貶值超過30%,實際上削弱了歐元區消費者的收入和財富。嚴重依賴進口的澳大利亞人也喪失了相似數量的購買力。再加上停滯的收入增長,這隻會進一步降低全球需求。

隻有一個單一國家訴諸於貨幣貶值時,才能贏得貨幣戰爭。每個國家不能同時擁有最廉價的貨幣。這並不意味著各國不會試圖取得相對於其競爭對手的優勢。但他們成功的可能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低。

文章来源于汇通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外匯新聞 的頭像
    外匯新聞

    外匯交易,外匯新聞

    外匯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