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月13日訊——本周(9月7日-9月11日當周)美元指數回落走軟,最高自96.42,最低跌至95.16。美聯儲決議前,市場交投謹慎。目前市場多數分析認為下周美聯儲並不會加息,這施壓美元走軟。下周(9月14日-9月18日當周)萬眾期待的美聯儲決議粉末登場,外匯市場勢必又會迎來大幅波動。

美國已非常接近充分就業,當前的勞動力閑置程度遠低於FOMC1994年加息時的水平,美聯儲相比1994年的加息周期已經行動落後了,然而中國放緩引發的全球經濟放緩憂慮又成了美聯儲加息的一道壁障,下周美聯儲是否會叩響加息發令槍?

市場對美聯儲是否9月加息進行著激烈的辯論,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市場必將掀起腥風血雨的波動。DRW Trading市場策略師Lou Brien說,“這次聯儲會議前的不確定性要比過去幾年任何一次聯儲會議更高。”

德意誌銀行由Steven Abrahams帶領的MBS分析師團隊就指出,從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來看,市場並不確定美聯儲何時加息,因此無論美聯儲下周是否首次行動,市場的大部分人都會感到驚訝,市場必將掀起巨浪。

周评:加息谜局众口铄金,FED下周一锤定音

投資人縮減對美聯儲9月升息的押注,多數分析認為,下周美聯儲決議不會加息,這施壓美元。因目前市場正處於全球股市下跌及中國經濟放緩導致的不安氣氛下。美元今年第一季漲近10%,投資者為美聯儲展開加息做準備。但此後美元走勢艱難,因希臘以及後來中國的緊張情緒,降低了對美聯儲在下周9月會議行動的預期。

據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過去一周,約54%的受訪者預計美聯儲在9月份之後才啟動加息,其中約9.5%的受訪者稱美聯儲將在10月份啟動加息,35%的受訪者稱美聯儲將在12月份進行第一次加息,還有9.5%的受訪者稱美聯儲將等到2016年才采取行動。

IMF主席拉加德上周末表示,美聯儲不應當急於加息,而隻應該在確信加息決策不會爾後逆轉的情況下考慮加息。IMF認為,美聯儲最好還是在確信經濟數據得到絕對確認、物價穩定性或就業/失業都不存在不確定性因素之後,再采取實際行動。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擔心,美聯儲加息恐怕會導致更大規模的資本從新興市場流向美元資產,進而造成市場動蕩並重創經濟增長。

諾貝爾獎獲得者、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Joseph Stiglitz表示,美聯儲並不會在9月份利率決議上宣布加息,這樣的結果連白癡都能猜到;美聯儲置身太過關注通脹和華爾街的險境之中,其政策可能會傷及收入。

德意誌銀行稱,如果美聯儲在9月份加息,那FOMC將處於犯政策錯誤的危險之中,因為市場參與者們屆時最有可能押注FOMC將在12月份進一步加息、並將在2016年采取更多行動。

高盛美聯儲分析師Jan Hatzius預計美聯儲9月不可能加息,最有可能在12月加息;美聯儲9月會議上基本上會傳達12月加息的信號,但美聯儲主席耶倫屆時可能會表示美聯儲要看到金融狀況改善才會在今年加息;阻礙美聯儲9月加息的因素一是美國經濟數據沒有超出預期,更重要的是近期金融市場形勢出現惡化。

巴克萊報告表示,雖然8月的非農報告顯示就業市場改善明顯,但是“在加息前,對通脹抱有合理信心的第二個條件可能依然沒有滿足”。同時,美聯儲可能會在加息前先“評估國際形勢的溢出效應”,尤其是來自中國的影響。建議在21.5個基點的水平做多10月聯邦基金利率期貨。

摩根大通稱,假設經濟和全球金融市場未受到重大衝擊,仍然預計美聯儲將在本月開始上調利率,在10月份的政策會議上按兵不動,並在12月份的會議上決定再次加息;隨後美聯儲可能會在2016年加息四次;在這種情境下,長期利率料將上升,預計今年第四季度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平均為2.50%。

市場對美聯儲加息時點依然爭論不休。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下調美元預期,因為中國市場波動可能會導致美聯儲推遲加息,美聯儲受中國近期波動影響將加息推遲到10月。

花旗首席經濟學家Willem Buiter認為,未來2年裏,全球溫和衰退是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形,未來幾年內全球實際GDP增長率可能將逐步下滑,到2016年年中回落至2%,甚至可能低於2%,在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引領下,全球似乎面臨著陷入衰退的風險。

曾被稱為耶倫主要助手、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Andrew Levin表示,美聯儲下周加息是錯誤的,因就業市場仍未回到充分就業的軌道,且失業率不是良好指標,因其常常掩蓋剛剛放棄繼續找工作的人數;若美聯儲真要加息,將重蹈2000年日本央行過早加息的覆轍;他還希望每次FOMC會議後都應舉行新聞發布會。

美元指數4小時圖本周走勢
周评:加息谜局众口铄金,FED下周一锤定音

本周美國數據整體表現穩健,預示著美國經濟正運行在良好的勢頭中。本周公布的美國數據好壞參半,但整體表現穩健。其中,中小企業樂觀指數、就業市場狀況指數、職位空缺以及PPI都表現不錯。具體數據顯示,

美國8月NFIB中小企業樂觀程度指數95.9,前值95.4。分析認為,美國8月小型企業信心指數微幅上漲,雖其中10個分項指標錄得增幅,意味著小型企業對銷售依然有信心,但近期受到中國等新興市場放緩的影響,再加上國內就業報告顯示就業市場放緩,小型企業信心有一定受挫,他們認為此時不是擴張的好時機。

美國8月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 2.1,預期1.5,前值1.1。數據顯示,勞工市場狀況在7月份上升1.8個指數點該指數源於19個勞動力市場指標,失業率和民間就業的權重較大,還包括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和工資指標。

美國7月JOLTS職位空缺575.3萬,預期530.0萬,前值由524.9萬修正為532.3萬。這項數據高於預期,預示著將來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勞工部官員Perex將該報告形容為穩健。但就業市場仍存在一些閑置資源。職位空缺數最多的是在專業和商業服務領域。FTNFinancial利率策略師Jim Vogel稱,“JOLTS數據如此強勁,對抑製股市升勢起到了一些作用。”Voya投資管理公司策略師Karyn Cavanaugh稱,職位空缺報告與上周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向投資者們揭示了最後審判時刻即將到來。

美國9月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27.5萬人,預期27.5萬,前值從28.2萬修正為28.1萬。評論指出,本次美國當周初請人數下降6000人至27.5萬人,已連續第27周處於30萬關口下方,因近期未受特殊因素影響,此次數據基本符合預期,意味著近期美國就業市場依舊處於穩健發展的軌道上,這為美聯儲下周利率會議提供更多考量。

美國8月PPI月率0.0%,預期-0.1%,前值0.2%;美國8月PPI年率-0.8%,預期-0.9%,前值-0.8%。雖然該數據好於預期,但仍然處於低位。評論認為,美國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保持不變,數據表現略好於預期,主要原因是服裝、鞋襪和裝飾品的利潤空間錄得明顯增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近期油價疲軟和美元走強給生產者物價帶來的不良影響,總體表明目前美國的通脹壓力呈現溫和趨勢。

投資人軋平以歐元為融資貨幣的利差交易倉位,歐元受到支撐走高。近幾周因投資者出脫歐元的利差交易,令歐元一直獲得支撐。自中國8月初意外令人民幣貶值,在全球市場引發軒然大波以來,美元照著一個已成形模式而走,也就是隨冒險意願起落而波動。當股票及大宗商品等資產遭遇普遍拋售時,這個模式通常對歐元有利。

本周中日央行寬鬆預期興起,這對融資貨幣歐元的拆倉有一定的限製作用,歐元融資的利差交易平倉潮稍事歇息,但不少投資者仍然逐漸解除自己的套利頭寸。

中國財政部周二表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未來將實施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統籌資金推動重大建設項目加快實施。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言論引燃外界對政府出台更多經濟刺激政策的期望。

CIBC World Markets外匯策略部門主管Jeremy Stretch說,“盡管中國股市有一些疲弱,但這不是許多人先前擔心的那種崩潰。所以投資者不是特別規避風險。”

數據顯示中國8月進口大跌,為連續第10個月下滑,令市場更加擔憂中國經濟健康狀況,以及其對其他新興經濟體和全球經濟的影響。

荷蘭合作銀行駐倫敦資深外匯策略師Jane Foley表示,“市場信心仍然非常脆弱,主要是由於擔心中國經濟減緩及新興市場,而且下周美聯儲將召開政策會議。因此市場正在努力調適,並確定是否作了正確準備。”

美銀美林駐東京首席日本外匯策略師Shusuke Yamada稱,“我認為驅動匯市的風險偏好狀態不會很快結束,焦點全都回到中國,中國的外匯市場、貨幣政策和資本控製依然不明朗。外匯市場非常緊張注意人民幣可能進一步貶值。”
 
ING外匯部主管Chris Turner說道,“短期來看,美德公債間的利差將回到年內最闊,這將會令歐元承壓。不過如果風險意願回升,即便是暫時的,但可能會再度湧現歐元的利差交易。”

歐元兌美元4小時本周走勢
周评:加息谜局众口铄金,FED下周一锤定音

德法數據表現良好,經濟穩健複蘇同樣助推歐元。在市場關注美聯儲是否升息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另一面,歐元區經濟卻悄然回升,穩健的數據和良好的預期使得這個在最近兩年飽受衰退憂慮的經濟體換發了一絲活力。歐元區經濟中,德法經濟增長最為穩健,尤其是德國經濟的勢頭十分強勁。

法國總統奧朗德指出,法國經濟將逐漸複蘇,預計法國今年經濟增速將超過1%,2016年GDP增速1.5%。2016年法國將減稅20億歐元。

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表達了對德國經濟的樂觀看法。默克爾稱,德國經濟強勁,情形不錯。德國經濟強勁的原因之一是政府的預算政策,德國政府財政基礎堅實,預期2015、2016年德國經濟增速為1.8%。默克爾還表示,歐元區也正在看見經濟複蘇,歐元區經濟複蘇顯示改革確實有效。

德國經濟最近發表聲明指出,德國經濟正處在穩定增長的道路上。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速為1.8%是現實的。經濟增長今年將給我們帶來的稅收收入將高於預期。歐洲不是因為希臘問題而處於危機中,而是因為成員國的經濟利己主義不斷抬頭。

德國經濟部認為,盡管市場波動帶來不確定性,但德國經濟依然在增長。鑒於企業狀況和整體環境改善,預計德國下半年建築業活動回暖。中國和新興市場引起的原材料價格不確定性導致經濟風險重新成為市場焦點。

當周德法以及歐元區良好的數據顯示。德國7月工業產出月率0.5%,預期0.3%,前值0.9%;年率0.7%,預期1.1%,前值-0.9%。對此德國經濟部指出,工業領域的上行趨勢將繼續,企業依舊有信心,海外強勁需求推升了工業訂單。

德國7月未季調貿易帳+250億歐元,預期+235億歐元,前值+241億歐元。其中出口月率2.4%,預期1.0%;進口月率2.2%,預期0.7%。

德國聯邦統計局稱,7月季節後出口升至紀錄高位1034億歐元,進口也創下紀錄高位806億歐元。對於德國目前的經濟情況,德國財長朔伊布勒認為,盡管有全球經濟的風險,但德國經濟依然“強勁”。但過度流動性、債務風險導致泡沫,必須為更長時間的低利率做好準備。

最新的一份路透調查報告顯示,歐元區通脹逐步回升,調查顯示,第三季歐元區通脹率料為0.2%,第四季料為0.5%,2016年料平均為1.2%(8月時預估分別為0.2%,0.7%和1.3%)。另外,經濟增長方面,調查顯示,一直到2016年末歐元區GDP每季料增長0.4%(與8月時預估一致)。

歐元區二季度GDP季月率修正值0.4%,預期0.3%,初值0.3%;年率修正值1.5%,預期1.2%,初值1.2%。評論認為,歐元區第二季度GDP年率和季率均有上修,整體經濟增速好於預期,主要是受歐元區出口和消費支出明顯上升的驅動,其中出口從1.0%上修至1.6%,盡管近期中國等新興市場經濟趨緩對全球貿易帶來影響,但歐元區經濟複蘇依舊呈穩健持續的態勢。

文章来源于汇通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外匯新聞 的頭像
    外匯新聞

    外匯交易,外匯新聞

    外匯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