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訊——殖民統治的昔日輝煌和民族信奉的天照大神,曾令英國和日本享有過“日不落帝國”的美譽。而如今,隨著歲月如梭世易時移,新的時代似乎正改寫著新的篇章。在外匯市場上,一國貨幣權重的多寡強弱無疑正反映著國運命脈的起伏。而有投行的研究認為,人民幣若被納入SDR籃子,那麼在這個貨幣籃子裏的權重有望高於英鎊和日元。
5年一次的評估將在2015年下半年展開。在黃金和美元被證明供應不足後,創建於1969年的SDR旨在支持固定匯率的布雷頓森林體係。將人民幣添加至SDR,將使人民幣納入IMF成員國可以計算至官方儲備的貨幣籃子中。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日前在一份報告中稱,中國開放資本賬戶和改革匯率機製的決心,預示著人民幣若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特別提款權(SDR)籃子,那麼在這個貨幣籃子裏的權重有望高於英鎊和日元。
該行駐香港外匯策略師Sacha Tihanyi稱,從國際收入數據中看商品和服務出口規模,顯然僅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人民幣的權重不大可能超過美元及歐元,但有望超過日元和英鎊的權重。
報告顯示,中國決策者們已經表現出快速推進匯率和資本賬戶改革的意願。Tihanyi指出,出口規模以及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使用,預示其在SDR的權重會相對較高,但是作為儲備貨幣的權重仍將相對較低。
IMF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3月底在中國表示,IMF和中國政府一樣有興趣將人民幣納入IMF儲備貨幣籃子。她說,這不是是否會納入的問題,而是何時納入。
為贏得IMF的儲備貨幣地位,人民幣必須“可自由使用”,IMF執行董事會對這一術語的解釋空間很大,該委員會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對這一問題做出決定。中國雖對人民幣幣值進行謹慎管理,但這不一定會導致IMF將人民幣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外。
過去幾年,中國加大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努力,這一政策可能有助於人民幣滿足IMF的“可自由使用”標準。據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稱,對華貿易人民幣支付比例已從2009年的0.02%增至去年的近25%。目前全球各地已有15個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而包括俄羅斯、英國和澳大利亞在內的20個國家央行已與中國簽署了貨幣互換協議,總規模為4,300億美元。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就算人民幣成為IMF認可的儲備貨幣,也不大可能取代美元的主導地位。目前美元占到全球外匯儲備的60%以上。就連樂觀的經濟學家也說,人民幣可能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時間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一小部分。
就目前而言,人民幣進入IMF貨幣籃子依然面臨挑戰。IMF副總裁朱民表示,中國現在從貿易的使用情況來說,人民幣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但在人民幣本身作為貨幣的自由使用上,還是有它的局限性。
文章来源于汇通网
留言列表